在理論上,大部分監控前端的監控攝像機通過網絡或者光纖傳輸到后端的控制室,將網線或者光纖收發器的接收端接入核心交換機,交換機同時連接解碼器和硬盤錄像機,實現視頻圖像的存儲與解碼,解碼器的輸出接口接到拼接屏的接入接口,并且用網線將所有的拼接屏串聯,這樣就可以了。但是實際應用中,需要考慮各設備情況。
方案制作流程
(一)充分了解需求及使用場景
裝的位置不同,需要注意的點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舞臺屏,有主屏與副屏,對信號源的要求就是不同的,需要一個畫面,兩個畫面,還是三個畫面,前端能信號源,是給一路信號源,還是兩路信號源,還是三路信號源;有很多塊屏,有10塊8塊,這些屏是裝什么位置的,是需要統一控制還是不需要統一控制的;是需要局域網控制,還是遠程控制,需要根據場景及需求來判斷是否需求點明確;有時不一定是正確的。
比如:用戶說需要做一個30平方的屏,需要顯示500個畫面;這是不合理的,30平方顯示500個畫面,這樣畫面會很小,不清晰。
(二)計算處理器極限寬度,高度
解碼器/拼接控制處理器用于接收前端的高清視頻碼流并解碼上墻,是一個控制系統,用于連接視頻源與拼接屏的一個設備,并且具備多種功能,如畫面分割等,根據不同的解碼器其解碼能力也存在差異,我公司萬能解碼平臺可以最大分割64個監控畫面在一塊拼接屏上,同時對于前端的監控攝像機品牌不限,可同時兼容解碼。但需要拼接屏數量選擇適合的型號。
(三)單根網線是否超65萬
接收卡,發送卡,處理器。這三個計算完后,還需要考慮網線是否超限。如在施工時,是做的暗線,對線進行預埋,則可能導致線不夠使用。這時增加網線導致工期延誤等問題都可能出現。
(四)系統設備組成
1.監控攝像機
也就是視頻信號源,有槍機、半球攝像機、紅外攝像機、高速球機等,這些攝像機分別適用于不同的顯示場合。
2.拼接屏,也就是顯示終端,目前LCD拼接屏的使用量最大,其次是DLP,還有一些小型監控室會用到監視器,現在幾乎80%的監控室都是用LCD拼接屏,因為它的分辨率、亮度、對比度等各方面的表現都非常好,同時穩定性也好,滿足大部分監控室全天24小時連續開機的要求,并且售后率極低。
3.連接設備
除了以上三種主要的設備,在監控顯示系統中還需要一些連接設備,比如交換機、光纖收發器、硬盤錄像機等,硬盤錄像機用于存儲視頻圖像,交換機用于對視頻信號進行集中匯合,光纖收發器用于遠距離的信號傳輸的信號轉換。